迷失传奇—最好的新开迷失传奇发布网尽在Www.mishicq.Com—迷失传奇网站logo
  2.5D迷失传奇-mishicq.com
新开传奇发布-mishicq.com 找迷失-mishicq.com
玩迷失-mishicq.com  
迷失传奇----永久域名:mishicq.com, 迷失传奇吧,新开迷失传奇,迷失传奇版本,新开迷失传奇网站,广告发布:3106593275
Baidu
当前位置: 首 页 >> 玛法传奇 >>

我本沉默,2011年第4期【自由谈】退谷四乐

作者:迷失传奇尽在—mishicq.com 日期:2014/10/9 来源:www.mishicq.com 人气:

清代吏部左侍郎孙承泽于顺治十一年,即公元1654年归隐于此,他在《天府广记》中记载:“谷口甚狭,乔木荫之,有碣曰‘退谷’……”。故其在石上题字“退谷”,并撰有《退谷小志》。孙承泽所题二字早已无存,现题字为梁启超游樱桃沟时补题,康熙年间“退谷水源”被列为宛平新八景之一。
余退休后居其附近,常往小游,读书,思想,心写,孤静,自有无尽之乐。故写“退谷”四乐,以记之。
读书之乐
于退谷读书,自有书房中难以具有之乐。特别是盛夏,书房里,关窗打开空调,感觉憋闷;开窗,冷气又跑了,总觉不适。惟这退谷,低于谷外4至5度,且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满眼翠绿,爽人身心,于退谷亭或如笠亭中卷一册线装古书,悠然慢读,不亦乐乎?
所以我到退谷读书,绝对不带精装的硬皮书,最喜单册的线装书,实在不行,也要握平装的薄书。因而非常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鲁编室的朋友,精装的《鲁迅全集》之外,还出了各集的单行本,尤其是单本的毛边书。这样就随意多了,也给人以更多的乐趣。
读书之乐,全在随意,自适。如鲁迅在《读书杂谈》中所说: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就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周作人也在《关于鲁迅》中说道:鲁迅“做事全不为名誉,只是由于自己的爱好。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的态度,认得鲁迅的人平常所不大能够知道的。” 陈寅恪先生在给“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毕业生赠言”中,也将“读书不肯为人忙”作为“平生所学”之唯一“秘方”昭告后人。[a1][微软用户2] 我从小就[微软用户3] 出于爱好而勤奋读书,后来在“读书无用论”、“书读得越多越反动”的重压弥漫全社会时,依然故我,将《鲁迅全集》当作惟一可以排遣苦闷、寄托心志的乐园,结果将《鲁迅全集》读得烂熟,读鲁迅的心得写了一尺高,对鲁迅的理解达到独具的深度。十年浩劫结束后,林非先生因之不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余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我也不负师心,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工作,做出一些成果。但成就感之余,也有些许失落----自小就体验到的那种读书之乐没有了,凡读书都是为了职务,为了完成某件项目,交出某种约稿,变成了“职业的读书”。因而读书成了苦役,须依靠责任感与感恩之心自我强迫方能进行。直到退休,来到退谷后,才忽感回归读书的乐园。读书,不再是一种劳作,而是至高的享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坐在亭内读,躺在横栏上读,斜倚在亭柱上读,或者来到溪水边读,爬到山坡上卧在绿草丛中读,靠在松柏树干上读。晚饭时就到“水流云在之居”茶舍要一瓶冰镇啤酒,两碟小菜,边饮边读。以至茶舍的老板娘都认识了我,刚往藤椅上一坐,她就递上冰凉的啤酒,还推荐新制的小菜,不用点说,就端了上来,颇有回家之感,十分亲切。我读文学,看哲学,阅历史,还浏览自然科学,特别爱读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书,全身瘫痪、只能用眨眼表达思想的霍金最使我景仰。从他那里我深深感到了人的头脑的威力,全身都不行了,只要还能思想,就可绽放出宇宙最美丽的思维之花。我在退谷里,博览群书,恣意倘佯,无有禁忌,只要得到快乐就行,不必考虑结果。此时方才悟觉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理。人生在世,不能总进,还须善退。退而知乐,就倍感退谷风清气爽,气候宜人,看到眼前山花烂漫,溪水淙淙,宛若世外桃源,怎能不愉悦呢?
特别是卷读线装《红楼梦》细细把玩时,更别有一番趣味儿。想到曹雪芹晚年落魄京城时,常来此地盘桓,看到元宝石,激起《石头记》的构思;望见石上松,幻起宝黛的木石之盟;俯身饮一口清澈甘甜的泉水,更激发无穷灵感;仰首赏览这松柏花草,更润其诗情笔墨。难怪至交敦诚赠他诗道:“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人生路上,退而著书,比进而为仆不知高出了多少台阶!联想到此,环视沟内溪流清澈,怪石林立,鸟鸣声声,平添了山谷幽静的氛围,仿佛进入了曹雪芹的心灵世界,愈加感到读书之乐!
思想之乐
1996年冬天,在完成了《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以后,我在后记中表述了这样的心志:
思想之乐,乃人生最大快乐。
思想家之生活,乃人生最高境界。
下面我紧接着说,我知道自己这一生是成不了思想家的,但是我“终生不渝对思想和思想家的向往”。
正是由于“对思想和思想家的向往”,使我坚持终生学习和研究鲁迅。虽然有些人认为鲁迅不算是思想家,我却一直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本土思想家的观点。他不是西方那样康德、黑格尔式的建立了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而是最懂得中国的长于“知人论世”、明于知人心的本土思想家,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善于思考的人,这是他与西方思想家的区别,也是他的中国特色。
所以,进入退谷,读书之后,就撇开书本,将脑子空出来,尽情畅想。或在山荫道上悠然漫步,闲思散想,从容自适,见峭石奇崛而想起文化巨人鲁迅,望绿叶鲜花而思起年轻时的情事;或干脆在山坡的绿草丛中铺一被单,仰卧其上,口衔一株草根,透过松柏的枝叶缝隙遥望蓝天、白云,随着云彩的浮动,天马行空般地畅开遐思,大至无边宇宙,小到身边甲虫;远至万年历史,近到当代现实,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深博无涯,没有禁区。此时此刻方体悟诸葛亮的唱词:“我本是卧龙冈上散淡的人”。因为只有散淡,才能放开,才能忘掉外界的赏罚毁誉,荣辱得失,功利世俗,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做到荣辱不惊,随遇而安,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从而超脱世俗,破除自我,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精神圣哲对话,少私寡欲,清静虚明,功名利禄身外事,毁誉臧否耳旁风,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追求学术之极致,探寻文学之底蕴。
国际歌里说“让思想冲出牢笼”!只有这个时候,在退谷的状态中,我才感到冲出了重重束缚自己思想的牢笼,让思想上天入地,自由驰骋,完全放松,无拘无束。往往在这种思想状态中,才能够平心静气地回忆与思考自己生来经历的各种人与事,常常忽有顿悟,恍然大悟自己是怎么回事,所处的世界是怎么回事;自己应该与什么人交往,不应该与什么人过从;交往又应该怎样做到得体与合度,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渐进自觉之境,倍感思想之乐。
心写之乐
我曾经在河北农村中学教书多年,不可能在办公桌上铺开稿纸写作,只能私下构思,打腹稿,无论是开会、劳动,还是办理生活琐事,脑子里其实都在想文章。可谓是“用大脑思索文章,用小脑应付俗务。”当时和我在一个县任教的挚友、著名作家汤吉夫说过:“梦阳是恨不能连标点符号都在心里‘写’好了,才在纸上动笔呢。”确实是这样,等到文章在心中“焖焐”成熟,周末本地老师回家、只剩我一人的时候,才摊出稿纸,一笔一划,直接复写。所以同事见到报纸上发表我的文章,都感到有些惊讶,不知我什么时候写的。这个被“逼”出的习惯,后来成了一生的习性,到文学研究所以后,可以理直气壮地铺开稿纸当众公开写作了,可是我还总是在心里“写”,直到文章在胸中“闷焐”成熟后才写在纸上,如今则是敲入电脑。
在退谷之中,既没有笔纸,也没有电脑,只能“心写”,想题目,思篇章,一字字一段段在心上刻写。这样一步步进入写作的梦幻,有时以山当纸,以心作笔,在青山绿水间将文章写出;有时又以天当屏幕,以心作键盘,使大书在碧蓝的天空中显现。我奢望有一天发明一种可用脑电波操控的电脑,不必再费打字的功夫,就能将胸中“焖焐”的书和文章传入电脑,形成文字。那样,写作效果必会大为提高。但这恐怕一时难以实现,只好先铭记在心。
如此这般,心笔愈健,脑力愈强,六十六岁了,记忆力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越来越强健。原来还须在卡片上记下要点,如今丝毫不用笔记,文章以至百万字的大书,只要在退谷中刻在心里,在胸中“焖焐”成熟,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继续在心中默写。任凭外界怎样聒噪,外人怎样干扰,照样我行我素,心、笔合一,文章和大书像老酒一样,在心中酝酿、发酵、老熟,时间愈久,醇味愈厚,一坐到电脑前,像弹钢琴一样弹点键盘,文字便如退谷中的清泉汩汩自心中淌出,自然流入电脑,化为文章。字句当然须反复打磨,而整篇结构却不用大动即可成文。再不必伏案在稿纸上写写划划,涂涂抹抹,伤透脑筋;也不必枯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长时间受到辐射。文成之后,点一下报刊编辑的邮址,就到了对方的邮箱中,不久即见报了。几乎百发百中,无一落靶。
这种心写之乐岂不怡人?
               
孤静之乐
无论是读书,还是思想、心写,要进行得下去,并享受其乐,都必须孤静。静则空,“空则灵气往来”,使灵感的野马自由自在地脱缰而出。在无边的孤静中,清晰地感觉到宇宙和心灵最细微的脉搏跳动,仿佛倾听最微妙的音乐,尽享其乐。所以,我到退谷去,都是一人独行,绝不结伴。偶有友人从我的文章中知晓退谷即樱桃沟之美,要求同行前往,也只能婉言谢绝。
    迷失传奇网站哲人熊十力有言,原话记不清了,也懒得细查,只记得大意是:我本沉默对外界无所依傍的内心才是衡定的,不孤静到极处不堪与世和。我见到许多老人,总要有人陪伴。一没有人来就感到空虚,不是望眼欲穿,盼人来陪;就是怨气冲天,牢骚满腹,埋怨子女或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年轻人不尽孝道,不报恩情,将自己忘了。于是乎自怨自艾,哀声叹气,愤愤不平。世上流行“愤青”,其实还有“愤老”在,而且为数不少。这些“愤老”,成因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但终归是需要寻求精神的独立,内心的充实,人格的自立。如此愤世,倒与世不能相和,反而可能转化为鲁迅所说的“一切是仇仇,一切都破坏”的绥惠略夫式的人物。只有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己的内心才可能从容淡定,不为世扰。从害怕孤独,到爱好孤独,享受孤独,精神与天地共鸣,思想与宇宙同在,年轻人反倒可能想从你那里获得精神的营养和思想的支撑,愿意与你交往,你也绝对不会再怨天尤人,继续愤世,而与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呵,退谷四乐,不亦乐哉!
  
                       (责任编辑:苏伟)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搜迷失传奇网站-mishicq.com
Copyright 2010--2020 迷失传奇 www.mishic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迷失传奇网站-mishic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