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9月6日《新京报》曝光的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内蒙古称入冬前处理完污染物,并加强对工业园区水土及周边环境监测频次。
回顾腾格里沙漠的污染被曝光之路,却是舆论压力中官员的坚决否认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是当地官员所说“可能是监管上不太到位”,还是正如网友评论:“违法,总是要违到领导重视起来了才被禁止”?
“人格担保”,舆论一片哗然
9月6日,《新京报》用两个版独家报道了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中存在着工业园区向沙漠腹地排放工业污水的问题。
9月7日,《新京报》跟进报道,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主任称,出现刺鼻气味等现象可能是监管上不太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
9月8日,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安监局局长马巴依尔,却在接受《中国之声》的采访中表示:“我敢拿人格担保,污水没有埋到沙里面。我们怎么可能把污水埋到沙子里呢,这不可能是事实。”
该官员“人格担保”的回应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哗然。
《北京晨报》对次批评,对这等“疑似”违法排污事件来说,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去处理,而不是“以担保为依据,以人格为准绳”去对待。可是,我们的一些官员却偏偏要故作豪言壮语去担保,仿佛他们真的能够“担”起什么,“保”住什么,其实都不靠谱。
《中国之声》认为,人格担保,其情可切,但如果经过实地调查后再出结论,岂不是能更令人信服?少一点拍胸脯,多一点实际行动,沙漠就不会遭受如此创伤。
《新京报》指出,要治污染,先治渎职。解决地方污染问题,先要打痛那些被畸形政绩观冲昏头脑的地方官员,这样法律才能刚性运行,污染大户才不会有恃无恐。
9月12日,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内蒙古阿拉善盟副盟长赵占军首先表示,经核实,目前还没有发现“将污水排入沙漠”的情况。
从《新京报》关于腾格里沙漠的污染报道,到官员的“人格担保不是事实”,再到官方核实没有“污水排入沙漠”,事件发展让群众“不明真相”。
10月3日,事件终于引起党中央的重视,内蒙古称入冬前处理完污染物。终于给予公众一份满意的解答。有网友表示:上面不说话,下面就装聋作哑,当初那个拿人格担保的环保局长,现在在干啥?
多次曝光,污染依然持续
事实上,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位于宁夏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大量造纸污水排向腾格里沙漠,历时两年多。
此后4年间,多家媒体都先后报道了该工业园区污染问题。
2012年,央视也对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随后15家企业停产,另6家有污染预处理设备的企业仍可生产。
2014年,污染问题仍在持续。9月6日,《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中存在着工业园区向沙漠腹地排放工业污水的问题。
这不能不引发疑惑,在媒体的多次曝光下,腾格里沙漠污染为何持续不止?
评论员何勇称,表面上看,是因为腾格里沙漠属无人区,污染行为不太容易被人发现。但深层次原因上说,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在腾格里沙漠的污染成本太低。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评论则表示,腾格里沙漠遭污染的大背景是我国工业的西迁。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纷纷西迁,而西部急需这些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利益关联方的政府相关部门为取得政绩,很容易对一些企业的排污行为视而不见,导致相关监管缺位。
领导批示,问题受到重视
在人们担心这次新京报的报道又将像此前媒体的多次曝光一样,成为“烂尾新闻“时,党中央对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的消息传来。
迷失传奇网站与此同时,内蒙古环保部门忙碌起来。10月1日,内蒙古环保厅紧急召开党组会议,就腾格里污染问题作出全面部署。10月2日,自治区环保厅紧急约谈各盟市环保局长。10月3日,自治区环保厅召开盟市环保局长座谈会……
在中央做了重要批示后,“国庆假期,内蒙古环保部门却比工作日还忙。”10月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称,领导一批示,下面就重视。这样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端。“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和惩处,中央领导一批示,就立刻雷厉风行起来?”作者呼吁其他地方政府和部门跳出“领导批示才重视”的怪圈,从此事中吸取教训,不要总是麻烦习大大。“习大大这么忙,你们总为自己分内的事麻烦他,好意思吗?”
不少网友也表达了相同意思,@胡牧师兄 说:总是靠“引起重视领导批示”不是个事儿啊。我们既然是个依法治国的国家,还是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要违了法就要被禁止且能被禁止,不能总是违法一直违到领导重视起来了才被禁止。
至此,事件正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地环保部门能否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仍需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新京报新媒体见习编辑左燕燕 编辑李雪莹 实习生蔡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