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偶见易中天现身央视荧屏,好象是入选什么年度人物来着,眼热之余不觉忧从中来。一个站了几十年讲台的学者仅凭一部《品三国》就可以让全国老百姓“品”得津津有味,还一气卖了70万册,这岂不是一件让所有扶着讲坛卖“声”的教授们眼热的事情。但更多的是忧虑。试想啊,《品三国》取材何处?三国演义。采用的何种语言风格?讲述语言,也就是大家说的口水话。可它却取得了如“超女”类似的成功,成功得有些离谱!可见,时下老百姓需要的是耳熟能详、通俗易董的东西。古装戏的长盛不衰即是最好证明。往更深层想,你就会知到,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些感性的、一笑了之的、不需用脑力去理解的精神快餐。
这就让我想到了时下一路喊冷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何以一路喊冷?我想应该从《易中天品三国》的火暴中看出几分端倪。
一是国民的根性决定了科幻不能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精神“主食”。
尽管我们有四大发明,并一直以崇尚发明自居;尽管国家在倡导构建创新型国家,已经把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摆在重要位置,但大多数国民的思维一直沿袭感性的方式,理性思辨的成分难以溶入。这种感性的思维是由民族传统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讲,主要是由汉字的造字方法决定的,对象形文字的世代识记形成了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的思维定势。而对科幻文学的阅读却需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共同参与,理性思维的缺失必然造对科幻作品的成阅读障碍。因此,国民对科幻的接受难于以理性思维为主的西方人,思维的本质特性决定了他们把阅读科幻看成一种精神负担。
二是国内科幻作者群体素质不高,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尚未登场。
科幻小说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基本形成一点气候的时间更短,从80年代初期《珊瑚岛上的死光》、《飞向冥王星的人》等作品算起,至今不过20多年。其间出现过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刘慈欣、王晋康等知名科幻作家,亦写出过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王晋康的《类人》和刘慈欣的《三体》算是中国当代科幻的代表作。近年来,国内科幻小说处于下滑趋势,出版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仍然有数百名作者从事科幻小说创作,写出科幻长篇数百部,正在举行的“合慧杯首届科幻小说大赛”就吸纳了300多部作品参赛,创下了中国科幻小说大赛之最。但是,大部分写作者都是业余作者,本身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加之科幻创作需要加入科学原素,相对于其他文体难度更大,因而作品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因此,需要通过多最新传奇世界种方式变态传奇私服培养科幻作者,形成高素质的科幻创作队伍,凸现出一两个大师级的领军人物,这样才能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以改变科幻在中国文学届的弱势地位。
三是国内读者群“偏食”、“厌食”现象严重。
“十亿人民九亿赌,剩下一亿斗地主”,这恐怕是对当今国民生活状态的漫画式反映。中年人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少年儿童被课业负担所压无法读到想读的书,青年人有时间读书却陷于QQ和游戏之中,这些现状使书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使多数国民都患上了对书籍的厌食症。当然,泱泱13亿人口的大国,哪怕是有很小比例的人对书籍不厌食,也是一个数目可观的群体。遗憾的是,由于文化素养的偏低和在第一条里讲到的原因,他们大多患上了对书籍的偏食症,他们的阅读兴趣多半被局限在言情、武侠、玄幻等读起来轻松刺激的体裁里,而对科幻这类需要费力思考的书籍望而却步。可见,如何引导读者对科幻产生兴趣,如何把科幻写得适合读者阅读,都是科幻作者们应该好好思考的课题。
四是网站、出版、教育等相关单位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合力。
从近来对各大网站的浏览看,几乎都把科幻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体裁排序靠后,获得推荐的机会也比玄幻、武侠等类似体裁少,有的干脆把它归入玄幻门下,向出版社推荐的力度也不够。近来“和惠网”和“红袖添香”联合举行的科幻小说大赛算是重视科幻的一个良好开端。
而最可悲的是,科幻已经沦为出版社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都知道科幻的独特价值,但都不愿冒赔本的风险去出科幻。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出版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让他们心存疑虑。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科幻的粗制滥造和狂出滥出,既败坏了国内科幻的名声,又同时倒了出版社和读者的胃口,让他们至今还有一朝被蛇咬的感觉。第二是外国科幻精品诸如迈尔斯系列等等的涌入,让他们对国内科幻的水平产生了怀疑。
此外,教育界对科幻的忽视也是科幻冷落的一大原因。科幻最大的读者群在青少年、在学校,因而教育届对科幻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科幻在中国的前途。据调查,科幻很少有被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有关部门也还没有把科幻作品列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计划。这样,科幻就失去了从基础阶段培养读者群的良机。
纵观各种因素,中国科幻还处于自身发展的一个冰河期,何时冬去春来、冰销雪融,成为盛开于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尚难定论。